百科小知识百科小知识百科小知识

中东史——穆阿威叶的时代



从希贾兹到叙利亚

661年阿里遇难,结束了伊斯兰历史的早期时代,即麦地那哈里发时代。那是一个充满虔敬安拉之宗教激情的时代,浓厚的平等色彩和民主氛围是那个时代的突出特征。穆阿威叶出任哈里发以后,定都大马士革,开始了倭马亚人统治的时代。在新的时代,哈里发国家的重心所在由希贾兹转移到叙利亚,哈里发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

麦地那时代后期阿拉伯社会内部的矛盾冲突益趋加剧,从根本上决定了哈里发国家之共和政体的衰落。倭马亚王朝在大马士革的建立,亦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早在前伊斯兰时代,阿拉伯半岛的许多部落,尤其是祖居也门一带的南方阿拉伯人,相继移入叙利亚。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和基督教的影响,使移入叙利亚的阿拉伯人逐渐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原始民主制的传统势力相对薄弱。

阿布·伯克尔和欧默尔当政期间,叙利亚成为哈里发国家军事扩张的主要目标,圣门弟子以及分布在两座圣城周围的贝都因人则是征服叙利亚的核心力量。广泛的征服导致哈里发国家之地缘政治形势的相应变化。希贾兹作为伊斯兰文明的发源地和哈里发国家的摇篮,逐渐丧失原有的重要地位。叙利亚东连伊拉克和贾吉拉,西邻埃及和马格里布,南靠阿拉伯半岛,开始成为哈里发国家的中心区域。哈里发的首要职责是领导圣战和保卫伊斯兰世界。叙利亚的北部与拜占庭帝国接壤,是穆斯林圣战的前沿。因此,随着疆域的扩展,哈里发国家的政治重心自希贾兹向叙利亚的转移,已是势在必行。

此外,倭马亚人自伊斯兰教诞生前夕已经频繁往来于麦加与叙利亚之间贩运货物,甚至在叙利亚购置地产。欧默尔即位以后,倭马亚氏族首领阿布·苏福彦之子叶齐德和穆阿威叶相继出任叙利亚总督,倭马亚人在叙利亚的势力急剧膨胀,进而为倭马亚王朝在大马士革的建立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基础。

穆阿威叶的治国风格

倭马亚王朝的创建者穆阿威叶出身于古莱西部落倭马亚氏族,是麦加富商阿布·苏福彦的次子,630年随其父皈依伊斯兰教后,移居麦地那,深得先知穆罕默德的器重。穆阿威叶自633年随其兄叶齐德出征叙利亚,屡建战功,639年出任叙利亚总督,驻扎于大马士革。奥斯曼死后,穆阿威叶成为倭马亚族中最有势力的政治人物,盘踞叙利亚,以为奥斯曼复仇的名义,与阿里抗衡,直至迫使阿里的长子哈桑在其父遇刺后放弃哈里发权位的要求,进而控制整个伊斯兰世界。

“穆阿威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穆阿威叶即位以后,适应哈里发国家大多数臣民尚未皈依伊斯兰教的社会现实,改变麦地那时代信仰至上和神权统治的原则,着力淡化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推行世俗色彩的统治政策。倭马亚王朝的支持者,主要是移居叙利亚的阿拉伯人以及叙利亚土著的基督徒。哈里发与大马士革的基督徒保持着颇为密切的交往。哈里发有许多妻子,其中最宠爱的妻子梅荪便是基督教雅各派的信徒。

倭马亚王朝沿袭阿拉伯人的传统习俗,哈里发在大马士革设立称作舒拉的贵族会议和称作沃弗德的部落代表会议,行使咨议和监督的权力。穆阿威叶并没有以君主的面目出现在大马士革;在阿拉伯人看来,这位哈里发仿佛是半岛古代的部落酋长。“当星期五在清真寺里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穆阿威叶把讲坛当作行政长官席来加以利用,时常同贵族的领袖们商讨政治措施。他在宫里也经常向贵族的领袖们请教。他还时常接见来自各省的代表团,以便听取他们的疾苦,调停各部族之间的纠纷。”有些学者往往据此现象而将穆阿威叶与古代阿拉伯半岛的部落首领相提并论,甚至认为穆阿威叶的统治是前伊斯兰时代长老制的再现。这种看法显然忽略了哈里发的特质而失之偏颇。“倭马亚人在大马士革的集权统治,使得信士的长官越来越具有国王的特征。”穆阿威叶当政期间之所以一定程度地保留某些传统的政治形式,乃是初兴的君主政治尚不成熟的缘故。671年,伊拉克总督齐亚德·阿比希将鼓动骚乱的阿拉伯人押至大马士革;根据穆阿威叶的授意,7人被杀,其中包括圣门弟子侯吉尔·阿迪。穆阿威叶的行为首开哈里发对穆斯林居民行使生杀权力的先河,标志着哈里发权力性质的改变。

穆阿威叶时代,首都大马士革所在的叙利亚处于哈里发的直接治理之下。与此同时,穆阿威叶给予行省总督以广泛的权力,并且与行省总督保持着近乎合作的关系。穆阿威叶曾经宣称:“用鞭子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宝剑;用舌头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鞭子。在我和同胞之间,即使只有一根头发在联系着,我也不让它断了。他们拉得紧,我就放松些;他们放松了,我就拉紧些。”

或许出于缓解行省势力与倭马亚人之间对立的考虑,穆阿威叶放弃奥斯曼当政期间奉行的亲族政治原则。这一时期,倭马亚人大都闲居在希贾兹的两座圣城,远离哈里发国家的权力中心。阿慕尔·阿绥、穆吉拉·舒尔白和齐亚德·阿比希成为哈里发国家的股肱重臣,备受穆阿威叶的青睐,权倾一时。后人曾将阿慕尔·阿绥、穆吉拉·舒尔白、齐亚德·阿比希与穆阿威叶一同誉为当时阿拉伯穆斯林中的四位天才政治家。

阿慕尔·阿绥并非圣门弟子,630年穆斯林占领麦加前夕皈依伊斯兰教。欧默尔当政期间,阿慕尔·阿绥作为埃及的征服者而声名显赫。麦地那时代末期,阿慕尔·阿绥是穆阿威叶抗衡阿里的主要支持者,曾在绥芬之战使穆阿威叶免遭败绩。阿慕尔·阿绥于658年击败阿里的支持者,攻占尼罗河流域,继而出任埃及总督,可谓倭马亚王朝的开国元勋,663年死于弗斯塔特。继阿慕尔·阿绥之后,出身辅士的麦斯拉玛·穆哈拉德于667—682年间出任埃及总督,是为穆阿威叶当政期间唯一官居行省总督要职的辅士。

穆吉拉·舒尔白出身于塔伊夫的萨奇夫部落,629年来到麦地那并皈依伊斯兰教,曾奉先知穆罕默德之命返回塔伊夫,捣毁萨奇夫部落崇拜的神像,因而名声大噪。麦地那哈里发时代,穆吉拉·舒尔白是穆斯林在伊拉克南部战场的重要将领,被欧默尔任命为巴林总督和巴士拉总督,奥斯曼即位后改任库法总督。穆阿威叶与阿里抗衡期间,穆吉拉·舒尔白颇为谨慎,采取中立的态度,没有介入双方的冲突。穆阿威叶即位后,任命穆吉拉·舒尔白为库法总督,委以治理伊拉克的重任。此时伊拉克的形势极为混乱,是倭马亚王朝的心腹大患。阿里的遇难和哈桑的隐退,使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征服时代移入伊拉克的诸多部落之间积怨甚深,阿里的残部与哈瓦立及派亦时有冲突,而倭马亚人则被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视为共同的仇敌。穆吉拉·舒尔白此时出任库法总督,可谓临危受命。面对险恶的形势,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利用来自塔伊夫的特殊身世,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与倭马亚王朝对抗的过程中貌似中立,避开众矢之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他借助自己的同族萨奇夫部落的势力,唆使阿里的残部与哈瓦立及派相互攻杀,同时以扎格罗斯山区的岁入作为诱饵,笼络人心,初步缓解了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与倭马亚王朝的对抗。

齐亚德·阿比希(阿拉伯语中意为他父亲的儿子齐亚德)与穆吉拉·舒尔白是同乡,亦属塔伊夫的萨奇夫部落,出身卑微,其父不详,其母苏迈亚曾与穆阿威叶的父亲阿布·苏福彦姘居。齐亚德·阿比希参加过伊拉克南部的征服战争,内战期间追随阿里反对穆阿威叶,阿里死后拒绝承认穆阿威叶出任哈里发的合法地位。663年,穆阿威叶授意库法总督穆吉拉·舒尔白出面调解,将齐亚德·阿比希招到大马士革,承认齐亚德·阿比希是自己的兄弟,赏赐齐亚德·阿比希100万第纳尔,诱使齐亚德·阿比希归顺倭马亚王朝。664年,穆阿威叶委派齐亚德·阿比希出任巴士拉总督,取代倭马亚人阿卜杜拉·阿米尔。670年穆吉拉·舒尔白死后,齐亚德·阿比希兼任库法总督,统辖伊拉克及伊朗高原,成为倭马亚王朝在伊斯兰世界东部的权力象征。齐亚德·阿比希不同于穆吉拉·舒尔白的风格,奉行恐怖政策,以残暴著称。他曾经建立4000人组成的亲兵队伍,通过高压手段迫使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屈从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他的著名政绩,是先后在巴士拉和库法打破血缘群体的界限,按照地域的原则重新划分居住单位,并且建立相应的行政体系,有效地遏制了部落势力的政治影响,进一步稳定了伊拉克的社会秩序。671年,齐亚德·阿比希将库法和巴士拉的阿拉伯战士5万余人及其眷属迁往伊朗高原东部的呼罗珊。这一举措使伊拉克的紧张形势得到暂时的缓解,却使呼罗珊从此成为威胁倭马亚王朝统治的隐患所在。

穆阿威叶时代的圣战

穆阿威叶当政期间,伊斯兰世界的政权结构依然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哈里发主要治理叙利亚一带,尤其致力于对拜占庭帝国的圣战。

早在639年出任叙利亚总督以后,穆阿威叶利用拜占庭帝国遗弃在叙利亚港口城市阿克等地的船坞,建立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支海军,并于649—650年率领舰队出征东地中海水域,夺取拜占庭帝国的海军基地塞浦路斯和罗得岛。

655年,穆阿威叶率领穆斯林舰队自叙利亚和埃及的港口再度出征,在菲尼克斯附近海面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率领的庞大舰队展开激战,史称“船桅之战”;穆斯林将自己的战船与拜占庭战船连在一起进行肉搏,摧毁拜占庭舰队,从而控制地中海东部水域。

中东史——穆阿威叶的时代

伊斯坦布尔的阿布·阿尤布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