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小知识百科小知识百科小知识

中东史——阿拔斯时代的穆斯林社会



民族关系

早在685年,库法的起义首领穆赫塔尔曾经首倡超越民族界限的社会平等,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尚未成熟,影响甚微。8世纪中叶,阿拔斯人顺应伊斯兰世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历史趋势,承袭穆赫塔尔阐述的原则,强调麦瓦利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得到非阿拉伯血统穆斯林的广泛响应。欧默尔的著名设想即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合而为一的政治原则,曾经是哈里发国家的重要基石,后来却成为倭马亚王朝覆灭的根源所在。750年阿拔斯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阿拉伯人作为征服者统治中东诸民族的历史,阿拉伯人作为哈里发国家和伊斯兰教的唯一捍卫者的时代不复存在。

阿拔斯时代,哈里发国家放弃歧视非阿拉伯人的统治政策,不再将麦瓦利视作等而下之的社会阶层,异族穆斯林广泛享有因信奉伊斯兰教而理应享有的各种权利。阿拔斯王朝前期库塔卜的出现、维齐尔的设置和巴尔麦克家族的权倾一时,阿拔斯王朝后期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白益王朝、加兹尼王朝、塞尔柱苏丹国的建立以及马格里布的崛起,表明波斯人、突厥人和柏柏尔人不再屈居阿拉伯人之下,开始涉足哈里发国家的政治舞台,成为伊斯兰世界中颇具影响的社会势力。穆斯林诸民族的多元并立和相互依存,标志着阿拔斯时代伊斯兰世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旨在否定阿拉伯人的特殊地位甚至诋毁阿拉伯人的舒欧布运动(“舒欧布”系阿拉伯语之“民族”一词的复数音译),发轫于伊朗高原,风行于诸多民族之中,是阿拔斯时代伊斯兰世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反映。

尽管如此,阿拉伯人仍然不失为哈里发国家中举足轻重的社会势力,其影响遍及伊斯兰世界的各个角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是哈希姆族阿拉伯人,至少从父系来说是这样,他们……决不会忘记自己的阿拉伯属性。一旦感到波斯人在与自己争权夺利,就会像曼苏尔惩罚阿布·穆斯林、哈伦·拉希德惩罚巴尔麦克家族、马蒙惩罚法德勒·萨赫勒一样地惩罚波斯人。”

在阿拉伯人中,身世和谱系对于社会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的圣族依旧高居伊斯兰世界贵族社会的顶端。阿拔斯时代,圣族的后裔大都生活在希贾兹的两座圣城和首都巴格达以及巴士拉、库法、弗斯塔特等地。据泰伯里记载,9世纪时,巴格达的圣族后裔有3万余人。他们长期从哈里发国家领取年金,往往在宗教和司法机构担任要职,享有种种特权。除圣族后裔以外,圣门弟子的后裔亦是伊斯兰世界贵族社会的重要来源,在许多领域颇具势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阿拔斯时代,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得到长足的发展。查希里叶时代,阿拉伯人处于野蛮状态,尚无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可言,宛若一盘散沙。那时的阿拉伯人生活在各自的血缘群体之中,仅仅属于自己的氏族和部落,他们的诗歌只限于称颂本氏族和本部落的功业和美德,相互诋毁的诗作比比皆是,却无超越血缘群体的界限而称颂阿拉伯民族的诗句。“我们很少看到,在哪一首阿拉伯诗歌中,阿拉伯人以自己是阿拉伯人而自豪,或以自己属于阿拉伯民族而夸耀。”伊斯兰教诞生以后,阿拉伯人在乌玛的形式下开始聚合为地域性的社会群体。但是,阿拉伯人传统的血亲观念和部落意识并未随之销声匿迹。倭马亚时代的阿萨比叶现象,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非完善性。阿拔斯时代,随着地域因素的增长和政治生活的发展,阿拉伯人残存的血亲观念和部落倾向进一步削弱。广泛的社会交往和诸多共同利益的形成,密切了阿拉伯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阿拉伯人最终排除了内在的隔阂,真正跨入了统一民族的历史阶段。

教派关系

阿拔斯时代,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发展,伊斯兰教内部的分裂倾向随之逐渐加剧,不同教派的穆斯林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哈瓦立及派在倭马亚时代曾经是哈里发国家腹地的主要敌对势力,至阿拔斯时代逐渐丧失原有的影响,仅在马格里布的柏柏尔人以及阿曼一带的贝都因人中尚有少量追随者。

相比之下,什叶派的社会势力在阿拔斯时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什叶派穆斯林遍及伊斯兰世界的大部地区。伊拉克依旧是什叶派社会势力的中心所在,与伊拉克相邻的阿拉伯半岛东部沿海和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亦有数量众多的什叶派穆斯林。在伊朗高原腹地,库姆是什叶派穆斯林的重要据点。什叶派第八位伊玛目阿里·里达的胞妹法蒂玛·麦尔苏玛816年病故后葬在库姆,什叶派穆斯林于是将库姆尊为圣地。卡尔马特派兴起于9世纪后期,总部设在叙利亚北部的萨拉米叶,什叶派因此一度在叙利亚颇具影响。什叶派的另外两个重要分支栽德派和伊斯马仪派在柏柏尔人中的传播,为伊德利斯王朝和法蒂玛王朝在马格里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伊斯兰教的派别分裂,无疑是哈里发国家政治对抗的延伸。卡尔马特派运动以及伊德利斯王朝和法蒂玛王朝的建立,体现了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尖锐矛盾。白益王公统治时期,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的冲突尤为激烈。双方的冲突首先发生在巴格达,逐渐扩展到周围的许多区域,加剧了伊拉克的社会分裂。

然而,在阿拔斯时代的伊斯兰世界,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之间亦存在相容的一面。阿拔斯哈里发自居为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往往对什叶派采取怀柔政策,吸收什叶派首领参与哈里发国家的政治生活。马蒙甚至一度指定什叶派伊玛目阿里·里达作为哈里发的继承人。什叶派的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则趋于放弃与阿拔斯哈里发的政治对抗,致力发展神学思想。白益王公尽管尊奉什叶派伊斯兰教,却在入主巴格达以后,依旧将阿拔斯哈里发视作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宗教领袖。在法蒂玛王朝统治下的埃及,新都开罗成为传布伊斯马仪派思想的中心所在,而旧城弗斯塔特仍然盛行原有的正统信仰。尊奉什叶派教义的法蒂玛哈里发与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的埃及居民并没有因教派的差异而发生冲突,爱资哈尔清真寺与阿慕尔清真寺、伊本·土伦清真寺在尼罗河畔交相辉映。